两年一度的“云计算奥运会”即将到来,台州技师学院专职教师袁文涛正在准备启程前往世赛国家集训队参加新一轮集训。
不久前,在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上,他获得云计算项目第四名,创造浙江在该项目上的最好成绩。
从成绩倒数的“问题少年”,到市赛、省赛一路闯关,并两次在国赛上大放异彩,袁文涛的答案在人们的意料之外。
21岁的他,是如何抓住机会成功逆袭的?
“倒数第一”的学生
袁文涛架着一副黑色框架眼镜,脸上稚气未脱,浓眉下的眼睛很有神,有着独属于青年人的神色。
2002年,袁文涛出生于杭州萧山义桥镇,并在当地上完了小学、初中。
但他并不是杭州人。妈妈来自安徽,是一名普通的纺织厂女工,爸爸来自湖北孝感,是一名全能型修理工。两人在打工中认识,又在四处漂泊后选择定居杭州。
“跨省混血”的身份,让袁文涛在学生时代吃了不少苦。一些同学语言上的伤害,让小小年纪的袁文涛变得有点自卑。这也让袁文涛产生一点厌学的情绪。在很多人眼中,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少年”——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他迷上了打游戏,经常混迹校园周边的网吧,没钱就先赊账。初一入学考试,全校370多名学生,他考了360多名。
他自己也感觉到了某种“被放弃”,位置永远被安排在全班最后一排靠门的“专座”。
“你不是块金子。”有人对袁文涛说过类似的话,他很想证明这句话是错的,但当时,他找不到反驳的方向。
袁文涛的父亲,看着儿子的迷茫,也有点着急。他想着,如果孩子不是块学习的材料,那就像自己一样,学一门技术也不错。
中考那年,他考了399.5分,踩着录取分数线进了台州技师学院,“班上42个人,我就是那个第42名。”他说。
成为一块“金子”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袁文涛的想法很简单:因为喜欢玩游戏,想要“名正言顺”地让父母买电脑,就选择了大数据应用技术(云网融合)专业。
直到进入学校后,他才真正了解了什么是职业教育,什么是云计算。
每一次技术变革总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岗位的边缘化甚至消失,但与此同时,也会创造大量新机会。最典型的莫过于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
袁文涛作为云计算专业第一批“吃螃蟹”的学生,他们将成为互联网时代诞生的“数字工匠”。
人社部2020年指出,中国现有云计算相关从业人员超过400万人,一线城市云计算人才需求最为明显,而到2025年,中国云计算人才仍将有近150万的缺口。
这让袁文涛隐约看到了人生“翻盘”的希望。
但这门专业坚持下来,却并不容易,需要掌握智能化网络技能、善于渗透融合数字技术进行系统搭建与运维,不仅要学习编程、网络、数据处理、物联网等综合性知识,而且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平均一两个月就冒出大量新的知识点。
“全班从一开始的42个人,到毕业就只剩下了28个人。”袁文涛坚持到了最后。
“每天学到的知识都让我觉得很新颖,身上也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觉得自己就像一块海绵在不断吸收知识……”袁文涛真正喜欢上了这个专业,课后练习基本功、琢磨技术,技术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他的计算机启蒙老师韦思炜看来,“每次上课,袁文涛都是那个听得最认真的一个,也会积极参与实验环节,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会找老师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让袁文涛感受到“被认可”,等到期末结束,他的成绩已经进入了全班前列,也拿到了比赛的“入场券”。
这时,袁文涛觉得,自己或许也能成为一块“金子”。
有机会要为国争光
年轻,有着最低的试错成本。袁文涛修改了“错题本”后,开始朝着全新的目标前进。
2019年,成绩优秀的袁文涛被选拔进入了云计算兴趣小组,和其他成员一起,前往南京参加集训。
集训的日子非常枯燥,也十分难忘。云计算项目涉及的技术领域较多,需要分成多个模块分别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也讲究熟能生巧。
这个过程更像是一个人的战斗:每天面对着一台电脑,从早上8点坐到晚上8点,12个小时都耗在了机房。
回到宿舍,袁文涛还会继续加练,几乎每晚都在12点左右才睡觉。机会也留给了有准备的人。
2020年4月,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行,这是我国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
当时,袁文涛参加了四川省赛区的选拔。比赛分为3天,每天6个小时。袁文涛一开始就取得了领先的成绩,连评委老师都对这个少年感到了好奇,频频投来目光。在众人的目光中,他顶住了压力,最终拿下了冠军。
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袁文涛可以说是一鸣惊人。
回到浙江后,袁文涛很快投入新的训练。拿到省赛的冠军只是一个新起点,后面还有国家队的比赛要面对。
之后,第一次冲击国赛,他不负众望拿下了第七名,首次入选国家集训队。闭幕式颁奖的时候,他很羡慕能站在领奖台上的选手。
“原来技能学子们也能站在世界舞台上,与各地的选手们交锋,甚至还能有机会身披国旗,为国争光。”袁文涛意识到这一点后,对于比赛爆发出了更强烈的渴望,“我心里就暗暗发誓,总有一天也要站上去!”
再次冲击国家队
今年6月,以“技能浙江 共富先行”为主题的第二届浙江技能大赛在金华永康举行,袁文涛再次向国家队发起冲击。
这时,他已经通过台州技师学院入职考试,成为云计算实训指导教师。
台州技师学院全力支持,提供专门训练室,并配备了教练团队和专家。制订训练计划、安排训练进度,进行体能训练、调整赛前心态,袁文涛技能水平快速提升。袁文涛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绩拿下国赛入场券。
袁文涛的目标是进入世赛国家集训队。“第一次参加国赛的经历,让我见识到了实力悬殊,第一名和第七名,相差了三十多分,我得更加努力,才能追上这样的差距。”袁文涛暗下决心。
备赛期间,袁文涛几乎没有回过家,每天和团队一起,训练到晚上10点多。
特别是周末,校园空荡荡的。回到出租屋,也是孤单一个人。袁文涛也想回杭州见家人一面,但他还是留在了学校继续训练。
今年9月,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天津举行。大赛共设置109个竞赛项目,4000多名选手参赛。其中,云计算这样的世赛选拔项目与世界技能大赛保持一致。
“和第一届相比,参赛选手的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竞争十分激烈。比赛第一天,其他选手就展现出了很强的实力,让我倍感压力。”袁文涛回忆道。
但袁文涛凭借平时高标准的训练,快速调整心态,在前两天比赛中稳定发挥,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三。可惜在第三天最后一个故障排除上暴露了短板,稍微落后了。
最终,袁文涛获得第四名,刷新了浙江省该项目的最好成绩,顺利进入国家集训队,并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通过这次比赛,我看到自己和第一名的差距在不断缩小,比赛让我变成了更好的自己,一次次备考的过程,就是属于我的高考。”青年的身上从暗淡无光中蜕变出自信的光芒。
对于袁文涛来说,现在的他必须为新的目标全力去赢:从国家集训队出线,代表中国队站上世界的舞台。

(转自:浙江工人日报 通讯员:朱玲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