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我市举行的2019年助力“两抓”年用工服务校企合作洽谈会,吸引了33所高校、台州职业(技工)院校和160多家“2211工程”培育企业及其他各类企业参加,现场有32个合作项目签约。
建立院校办学和企业用工联动机制,是贯彻落实“狠抓产业项目、大抓实体经济”工作,认真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举措。现场签约的32个合作项目中,有台州学院和吉利汽车临海制造基地等在就业见习(实习)上合作的,有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台州分行冠名办学的,也有台州技师学院(筹)和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合作的,形式多样。
“我们始终觉得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关系就像谈恋爱,如果仅仅是学生毕业招聘会的那一次‘相亲’,这段‘姻缘’是很难成功的。即使成功了,也不一定长久,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台州学院党委副书记金先龙说,希望用人单位能与毕业生增加“谈恋爱”的过程,多几次“喝咖啡”、“看电影”、“逛街”的机会。
台州技师学院副院长章永华说,该学院已与椒江区政府及60余家规上企业签约,完成针对七大千亿产业群开设的8个订单班布局,订单培养学生人数300人,“3年来,我们通过深度务实校企合作,明确为台州主导产业培育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定位,开设数控加工、汽车维修等4个技师专业,以及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等15个高级工专业”。
校方欢迎企业的提前介入,而企业也乐意于校企合作所带来的“甜”。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吴恩国说,他们在引才、育才、留才的实践过程中,与省内多家院校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2018年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签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协议,启动成立“现代学徒制海正班”。还与台州技师学院(筹)签约校企合作项目协议,在企业内设立“台州技师学院海正分院”,开启“产教融合、双主体办学”这一新型模式。
“今后,我公司还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做精做细,在国家取消大量医药相关职业工种的环境下,探索医药行业蓝领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积极响应政府相关政策,联合在台高校,按照‘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模式,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吴恩国说。
市人社局局长许世斌表示,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步伐的加快,台州的劳动力结构不断调整,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与此同时,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数量也增大,类型变多,质量趋高。“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我市企业与市内高校及职业技工院校资源对接、优势互补,搭建校企双方就业见习(实习)、合作办班和用工服务等平台,推动各类院校毕业生和技能人才在台就业创业,为我市产业升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
记者 陈佳乐